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推进“大思政课”试验区建设、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4月12日上午,永利官网组织师生走进白鹿洞书院,开展了以 “书院寻根・文化铸魂” 为主题的思政课教师 “一线课堂” 实践活动。此次活动紧扣思政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的主旨,以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为核心目标,通过实地参观、师生对话、文化研讨等多元形式,深度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着力强化文化自信的理念,为青年学子打造了一堂生动鲜活的“一线课堂” 文化传承实践课。

倾听千年文脉传承
白鹿洞书院,作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沉淀着千年深厚文化底蕴,堪称儒家文化传承与讲学的关键殿堂。南宋大儒朱熹亲手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不单单是书院教育的准则规范,更蕴藏着关于道德修养、为学次第等传统思想的深邃智慧。在专业讲解员的引领下,师生们满怀崇敬地步入白鹿洞书院。他们依次参观了庄严肃穆的礼圣殿、用以纪念朱熹的朱子祠、珍藏御赐书籍的御书阁等古建筑,仿若穿越时空隧道,真切置身于往昔古代文人雅士讲学论道的场景之中。
一迈进书院,“枕流” 与丹桂园便映入眼帘。“枕流” 一词,典出成语 “枕石漱流”,原义是将流水当作枕头,把石头当作漱口的工具,展现出一种远离尘嚣、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在当下,它也寓意着人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真假难辨的信息洪流时,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秉持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原则,不轻易被流言蜚语所左右。而丹桂园,与成语 “摘得桂冠” 相对应,在古代科举时代,象征着学子们能够在科考中独占鳌头、榜上有名,取得优异成绩,饱含着对莘莘学子的美好期许。参观过程中,同学们全神贯注,悉心聆听每一处建筑背后的故事,仔细端详每一块石碑铭刻的岁月痕迹。在这一过程中,大家深深沉浸于传统文化的魅力之中,真切领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价值。


挥墨书写责任担当
在讲堂内,学生们正襟危坐,专注聆听,挥洒笔墨记录名言警句,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况永贤副教授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独到的见解,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书院精神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迷人魅力。他巧妙地将传统文化中蕴藏的哲理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娓娓道来:书院精神所倡导的“博学笃行”,实质就是强调理论知识要与社会实践相辅相成;“慎思明辨” 则精准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里的矛盾分析方法以及批判精神,鼓励人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运用科学思维深入剖析,明辨是非曲直。从古老的 “协和万邦”“天下大同” 思想,到马克思主义描绘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其间一脉相承着人类对美好社会的不懈追求;从传统士大夫秉持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社会责任意识,延伸至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生动展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这一重要理念的深厚文化根基。由此可见,白鹿洞书院宛如一座文化宝库,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源源不断地输送丰富的文化滋养,同时也是开展思政课教学的绝佳场所。永利集团与白鹿洞书院在精神内涵上相互呼应、文脉传承上紧密相连,永利集团校训 “竞知向学 厚德笃行”,以及校徽中那寓意深远的白鹿形象,都是这种深厚渊源的有力见证。他告诫永利集团全体师生,要用心学习书院的办学精神,切实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通过这种有机结合,坚定“四个自信”,勇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重任,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书写永利集团的华彩篇章。


畅谈文化瑰宝魅力
活动期间,师生们就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传统文化的结合这一主题,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大家聚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类传统道德观念,紧密联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社会关系学说,以及 “两个结合” 的重要论述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师生们深入思考,在当代社会多元复杂的环境下,如何巧妙搭建起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桥梁,让古老的传统道德观念在新时代焕发出全新活力,使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这种沉浸式的交流体验,让学生们更加透彻地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涵与价值,增强了文化自信。学生代表们分享道,“参观白鹿洞书院后,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它正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生动体现。”“书院传承千年的精神,时刻教诲着我们要注重修身养性,严于律己,努力营造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与社会氛围。”“我们大学生要主动担当起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积极投身祖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从古老书院的历史遗迹到传统国学的研习工坊;从经典理论的深入讲授到文化实践的深度浸润;从古代经典篇章的潜心研读到内在道德品性的精心涵养,此次白鹿洞书院“一线课堂”实践教学活动,让同学们感受到“第二次结合”需由“彼此契合”到“有机结合”。更需要实现创新,在中国道路的探索中产生“化学反应”。近年来,永利官网积极推进“大思政课” 建设,着力将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持续拓宽思政课育人的边界范围,深度探寻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路径,成功打造出课堂叙事教学、基地体验教学、平台情境教学“三位一体” 的立体式教学模式,引领学生在实践历练中深刻体悟初心使命,不断强化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源源不断地注入强劲的思想动力。
通讯员:吴 培 审稿人:廖为仁 谢伏华
责 编:余卫平